新闻中心 /News
抛开减肥不谈贾玲在《热NG体育辣滚烫》中的人设是绝对矛盾的
NG体育这个假期我没出去旅游,没有去挤人从众,而是隔天带娃出去看场电影,吃个饭,玩个剧本杀,平均日消费几百,玩一天,歇一天,既不劳民也不伤财,还是挺嗨皮的。
除了《熊出没》,几个贺岁片我都看了。应该说,作为普通观众还是比较有满足感的NG体育。别太带脑子NG体育,放空大脑看电影,直接感动就完事了。
只是不能细想,细想几部片都有点硬伤。尤其是《热辣滚烫》,某种程度上讲,乐莹这个人物,不是很能站得住脚。
《热辣滚烫》前期一直在刻意营销贾玲的减肥。很多人去电影院也是好奇贾玲到底减成啥样了。毕竟贾玲在《李焕英》大卖的时候就曾经承诺过,只要票房突破30亿就瘦成一道闪电。盲猜她实践了一下发现减肥难度太高,坚持不下来,所以专门选了一部需要减肥的电影,还把肥胖造型部分提前拍好,逼自己不得不减肥。
老实讲这个动力真的很强,比电影里乐莹减肥的动力强多了。一旦减不下来,雷佳音、乔杉、马丽那些演员拍的部分也都白费了。
自律很难,他律要简单一些,这也就是为啥很多人只有在上班的时候才能坚持早起。贾玲或许不是一个绝对自律的人,但她是一个绝对敬业的人,所以她成功了NG体育。
这是贾玲的成功,不是乐莹的成功。《热辣滚烫》本质上并不是一部以减肥为内核的电影,贾玲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,电影里真正减肥相关的篇幅并不多。与其说观众被乐莹减肥所打动,不如说是被贾玲减肥所打动。不信随便换个胖子拍这个片,猜猜票房会是多少。
杜乐莹是一个超过30岁,从来没出去工作过,社恐加上讨好型人格的胖子。这部片的内核在于一个极端讨好型人格的女性,哪怕被背叛,受伤害,仍然以他人需求为先,有俩苹果,两个都给出去,宁愿自己饿着,自己憋屈,也要对别人好,最终通过打拳击NG体育,学会了拒绝别人。
这部片的爽点和令大多数观众产生共情的点,在于乐莹从不会拒绝到学会说“不”NG体育。
这在儒家文化里是很能引起共鸣的。中国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对小孩子的普遍态度是“你要乖”,乖孩子得到表扬,不乖的受到打压。因此民众普遍服从意识比较强,很难坦然拒绝别人。
这部片如果放到国外,或者隔20年再放,肯定没有这么高的票房。因为老外就很难理解,说“不”有那么难吗?现在很多中国父母也已经意识到夸孩子乖是不对的,00后,10后拒绝起人来可顺溜了,他们很难在这个地方产生共鸣。
这是普通人所产生的共鸣,不是杜乐莹那种被男朋友和闺蜜联手背叛了,还要去当伴娘;被亲妹妹按在地上撕打还要送一套房;给男人暖床送饭花钱还被看不起;左脸都给扇肿了还把右脸也送上去的极端讨好型人格。
在拳击赛中由回忆带来的反转高潮点,大部分观众看到的第一反应是震惊,然后才是感动。
为什么会如此震惊,因为乐莹从电影开始到这一刻的表现,并没有让人觉得她是这么一个极端讨好型人格。
讨好型人格的形成,在于长期被忽视,得不到重视,只有在牺牲自己利益时才会受到表扬。往往原生家庭不幸才会造成讨好型人格。比如家里排行老二老三的孩子,长期被忽视的小孩,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。
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:如果别人不爱我,那我就不惜委屈自己,不断付出,满足他人的一切需求,这样别人说不定就会喜欢我了。
乐莹不是这样的。她的父母都是无条件给予孩子爱的人。她宅在家里十多年,父母也没给她甩过脸色,反过来还要看她脸色,问她想吃什么,主动给她打钱。她说不在家吃就不在家吃了,父母都不敢吭声,这种家庭,这样的孩子,也许会宅,会胖,会不自信,但是你说她是讨好型人格?
你再看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。父母对她小心翼翼,妹妹想要房子还提前买了鸡翅,表妹低声下气劝说她参加节目,闺蜜和男朋友偷偷摸摸,害怕被她知道。如果乐莹是那样一个软柿子,他们不会是那样的态度。
在看电影的时候,一直让我有点出戏的是,乐莹连2000块钱房租都拿不出来,还要亲妈支援,火锅店一个月工资就那么点。她却上得起300块钱一节的私教课,付得出学费,还能花5000,给前男友买参赛名额。这些钱都哪来的啊?大风刮来的?你让我去报健身私教课我都不一定舍得。乐莹一报就是一年?
这块剧情就是作为无脑观众都没法自圆其说。稍微合理点的解释是父母给的,或者健身房老板赊账。且不说这么久都不跑路的健身房十分罕见,还是那种需要去公园获客的,场地也挺破旧的野鸡健身房;就说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到底能不能坦然地伸手要钱吧!
讨好型人格的人,如果能心安理得躺平,理直气壮地伸手要钱就不会是讨好型人格了。而不是讨好型人格的乐莹,到底是怎么会突然想要打拳击的?这个动力比票房30亿瘦成闪电还离谱。后者好歹立了个flag让全国人民监督。
这才是《热辣滚烫》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。还好贾玲在结局的时候没有让乐莹赢下比赛,也没有让她和前男友复合。不然就算无脑观众,也敷衍不过去了。